中國古建築工匠精神踐行者
The practitioner of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craftsman spirit
福建南紅閩藝建設集團
Fujian Nanhong Minyi Construction Group

中国古建筑

工匠精神踐行者

2020-09-10

《营造法原》诠释

三、厅堂筑脊配料及各项名称及数目(按开间一丈用数(2.75m)工程量测量)
按除传统名称注释外,用料等已有各种现行对应的预估算定额可查,不再重复讲述了。
(一)帮脊木:正脊不做滚筒大脊时不用。位于脊桁顶面叠置。
(二)旺脊木:正脊高≤550mm可不用。为加强正脊稳定而设。直插于脊桁上。
(三)人字木:指高档大型建筑物屋面积较大又陡峭者摊瓦时用,在底瓦每豁约250mm间,人字木为底瓦间,盖瓦下之分楞木条。以人字形短木条固定位。柴龙靠楞边,通长灰梗可不用。
(四)大灰:座瓦灰浆及砌瓦条用料。
(五)砌攀脊:摊瓦上口近脊或靠交接面,所筑之脊座。
(六)金市沙:旧式用地方材料。
(七)领头灰:即底层灰,刮糙灰。
(八)攀脊瓦:以瓦片覆压老瓦头作为正脊下座。不做脊就不用。
(九)瓦条:砌筑各路瓦条,用小青瓦或薄望砖筑。
(十)筑脊瓦:常指小型正脊吻头后竖垒整条之瓦作。鸱尾脊亦用。
(十一)游脊:最低档次,以小青瓦搭盖摊铺置于斜屋面交接处铺设而成。中分向两边铺摊。中腰龙口厾灰做灰塑装饰。
(十二)滚筒瓦:用五寸筒或七寸筒砌筑,鸱尾脊不用。
(十三)城砖:砌滚筒座,瓦条脚筑平座用。鸱尾全免。
(十四)哺鸡:窑货或灰塑,攀脊外端头用滴水瓦每边一边,收头。
(十五)吻桩木:用柏木桩竖立于帮脊木上。加强正吻头稳定用。鸱尾用不着。
(十六)铁秀花:限于厅堂正脊哺鸡吻头用。
(十七)柴龙:稻草捆扎成长条束者,按楞豁塞填底瓦两侧用,与人字木条相同功能。一般普通规模屋面不用。
(十八)方砖坐盘:仅限于哺鸡吻头下滚筒两头尽端,螳螂肚造成型上面三寸宕、二路线,在顶面挑出之坐盘方砖,其他款式不用。
(十九)拓瓦条:粉抹瓦要成型做法。拓------吴语音,涂抹意。
(二十)拓攀脊:粉抹攀脊成型做法,均用掺纸筋纤维之石灰胶泥制作。
(二十一)拓盖头灰:在筑脊竖垒小青瓦排列之顶面上粉抹出拱背面压盖头面灰,转下两侧做出一瓦条宽的线脚。封口面。防雨水用。
(二十二)拓风档:纸筋灰拓抹正脊与两侧斜屋面底瓦相交合处所留出之空档,相当于“过水穿脊”之泄水孔是为减小正脊上承受之风压,亦即筒瓦屋顶之正当沟部位(图11-24)。
注:“过水穿脊”常用在歇山下干宕脊(博脊、围脊)及界墙内天沟之积水外排,留出泄水孔的做法,一样要留出空挡孔眼。
(二十三)拓哺鸡:灰塑哺鸡脊吻头型。
(二十四)拓瓦头:筑脊时同时安排各列瓦豁,楞档,必须与檐口瓦楞档,瓦口板楞距相对应。由大师傅掌握。
(二十五)拓滚筒:砌筑合拢滚筒瓦成型。
(二十六)滚筒瓦条:在滚筒上端之一路瓦条。
(二十七)一路瓦条:砌筑每一路瓦条及留出上、下二路瓦条间凹进的宕口称交子缝者并加以粉刷。
(二十八)鸱尾脊:本书所指鸱尾脊亦称雌毛脊系南方民间所用之式样,并非宋《营造法式》之鸱尾脊,二者外形相差甚远。
(二十九)滚筒五路瓦条:指大型带有亮花筒、字碑等的正脊做法,通常用在龙吻脊上,向外看面刷黑涂料。
(三十)鸱尾脊:俗称翘头脊,由于氏鸱尾外挑甚远,自攀脊老瓦头面,从外端缩进二楞半到三楞瓦龚,开始做螳螂肚、外挑鸱毛脊头部。脊端下附加长铁板,先固定在脊背上,然后再做鸱尾造型。脊头做鹰嘴形(称鳌尖)。外挑头亦不超出山墙老瓦头(红线以内),完成面刷黑涂料。
(三十一)田泥:应指在望砖上铺瓦前,屋面整体刮糙找弧面,铺底灰层,及在筑灰梗摊底瓦、盖瓦、座灰之用。大型厅堂才选用。今已改用纸筋膦胶泥,或聚合物防水胶泥,并夹纤维网格布做法等替代田泥铺灰这种低档做法了。
(三十二)底盖瓦:坐浆铺设底瓦时,应挤浆溢出以定位,两侧各留60mm以备搭盖瓦,铺盖瓦时在两楞底瓦间的缝口内厾灰约40mm厚,并整理瓦楞、豁档、排列整齐后,还应“背翅、捉缝”嵌补瓦缝空隙,以致密实,最后必须清理瓦面保洁。
注:“扯”亦可作差不多的意思,系吴语俗话。
(三十三)上望砖:铺设望砖前,凡露面的均应用披线望砖,选完整外形。如今为涂刷灰色砖浆水刷面,披相等线宽的白浆线后,才能铺设(原文为刷白面、挂黑线,较为合理,可增加室内亮度)。另作内轩顶所用望砖,依轩顶式样要“做细”刨平接缝口、并整形,称“细望”铺好后轩界望砖背面上还要找抹纸筋灰一层以防滑动,过去亦有加盖芦帘防灰。
注:厾灰:“厾”为吴语音du,丢掷涂抹灰浆之意。“拓”为吴语音ta,粉刷涂抹整齐之意。
四、做脊用灰与纸筋用量数目表(风前原文附表,现可见于各种预算手册)
五、传统做脊时施工中配料及辅助用各项物件。
(一)龙筋:即于攀脊内通长埋设置加强木料一根,两端与吻桩木及旺脊木相连接固定。
(二)千斤砖:用于正脊“穿脊过水”式之每楞盖瓦内档口上方承托正脊全部重量之大方砖,砌高五皮(180mm)留洞。常用五斤砖(280mm×140mm×28mm)砌筑。
(三)乌鹊砖:将单城砖(相当于200mm×100mm×50mm)斫截边角成弧形,与屋脊外第一张筒瓦外缘相匹配,弥合连接(相当于正当沟)。
(四)挂筒骨子:滚筒内砌七两砖(相当于430mm×220mm×50mm)砌三皮作芯子,厾灰座、镶砌滚筒。
(五)滚筒瓦:用毛筒即加长之Ø165筒瓦(专用规格)。
(六)过脊枋:正脊上字碑部分,用尺六方砖(约300mm×300mm×60mm)镶砌之专称。
(七)瓦条:用八六望砖(约200mm×125mm×14mm)砌筑。
(八)望砖:薄砖。有双并对剖使用。一般规格有210mm×105mm×17mm。
(九)交子缝:砌二路瓦条中间相距30凹进束腰部分。
(十)亮花筒:用五寸筒(约350mm×160mm×80mm)拼搭花纹之位置段。
(十一)大号通脊:为成品窑货。亦可用五斤砖(280mm×140mm×28mm砌墙砖)砌成正脊通体的部件,但份量较窑货为重。
(十二)字碑:用“来大方砖”(约360mm×360mm×30mm)内加旺脊长钉固定于帮脊木。
(十三)三寸宕:指上下二路线之间,留出凹宕口,共高三寸(约80mm),用二层七两砖(420mm×210mm×30mm)砌筑的统称。
(十四)盖筒:用大毛筒(加长型筒瓦约330mm长)常用14寸(300mm×160mm)。12寸(280mm×140mm)。10寸(220mm×120mm)。
(十五)龙吻铁搭:固定窑货龙吻件拼装用铁件。
(十六)龙须 :插装龙吻鼻端之铁件。
(十七)铁叉:插装于龙尾上之铁件,以上铁件均需做防锈处理。
(十八)尤吻脊头:有九、七、五、三套等。按建筑物规模选用,中空套装在吻桩木上,填加栗木炭(轻质填充料固定用)。
(十九)坐盘:即吻座,用半京砖(600mm×300mm×85mm)二块,尺六方砖(300mm×300mm×40mm)一块,对开千斤砖一块,以上用料均指当时所用规格之砖块叠砌而成之坐盘用料。
(二十)竖带(附件):压顶盖筒内埋置“虎面链条”过去没有盘圆钢筋产品,只能用铁链套环相连接长使用。垂脊收头花篮靠座应砌在廊桁上部,座上有天王所执之大刀铁件器四把(每座一把)。亦有置放其他花果、动物、盆景等物品装饰。
(二十一)戗角(附件):四叙瓦托挑扁铁条;走兽套于走狮钉上(专用长钉)固定于角梁和拐子钉(老式手工钉)以承打老鼠瓦等用料。
(二十二)排山:铺设山面檐口用钩头、滴水瓦之通称。若用砖博风则以方砖下口起线脚收口,镶接通干挂铺装。下方赶宕脊、攀脊(围脊)用砖镶贴砌筑,以及留出“过水穿脊”。
(二十三)攀脊(附件):于帮脊木侧附设固定安装“万年圈”用木条。
(二十四)万年圈:铁制环形圈为检修屋面时借以固定脚手使用,现今很少见到。
注:与原文顺序不同,依工序前后,故予调整之。
(二十五)旺脊钉:加长大铁杆构架(约Ø24mm圆钢@900mm)代替旺脊木用,高约2.0米,应根据具体选用之正脊或竖带高度而决定。
(二十六)铁戗挑:嫩戗发戗向外挑出的承托水作戗尖头部分,于下部灰塑
出四叙瓦,上方直通挑出伸长至钩头筒瓦处,所用的铁件选用约长3.0米左右,-6×40或-8×30(mm)之扁铁,所端固定于扁担木之上,作为铁骨戗挑筋。挑出斜长一界进深的长度,外周缠蔴刀灰,塑形戗尖头式样。
(二十七)檐人钉:泛指屋檐口以防檐口瓦片滑坠伤人,而加用铁钉固定之,
每楞瓦头均设置,并加盖瓦钉帽以装饰,有人形式或馒头形。(北方称钉帽子)
(二十八)拐子钉:嫩戗尖固定老鼠瓦用。
(二十九)荷叶钉:钉头帽形似荷叶状,为增加覆盖面,用于屋面坡度提栈
过大时,钉于盖筒瓦面,每楞自上而下可设二只,进深大、屋面坡长时,可增至三只(0.25kg/只之大型钉)为防止铺瓦过陡而形成滑坠。
(三十)戗根钉:每戗根座用二只,钉长约700mm,1.25kg/只,现今可选用Ø14mm长钢筋为合适。用于固定戗根座、花篮靠背起稳作用,与盖筒下接筋连成一体。
(三十一)椽钉:用扒头钉,旧式手工制作类似道钉式样。今用一般元钉。
(三十二)马口连钉(即骑马钉):亦称蚂蝗钉,扒锯铁马是也。两端直角弯转打尖,可揳入构件起连接作用,以及架梁铺望板辅助用。
(三十三)眠椽,飞椽钉:用小扒头钉,现今皆用机制各类规格的钢钉,可供使用。
(三十四)摘椽板:原文为摘椽板,应为侧檐板,亦称遮檐板,钉于飞椽头的檐口板,汇全于嫩戗尖,合角做“猢狲面”,此段随发戗弧形弯势,与立脚椽面垂直配置,俗称“顺滚倒”,逐渐接通正面檐口板。置于檐口滴水瓦之后,当然应称滴檐板,或称侧檐板,今通称封檐板。
(三十五)龙吻:安装时定位用铁搭扣连接,龙须二根,龙尾铁叉二把。均配置在龙头龙尾上。

cache
Processed in 0.019438 Second.